每周一根

Share this post

2021 年 第 13 根

1genperweek.substack.com

2021 年 第 13 根

读者到底有什么权利

那个折耳根
Apr 7, 2021
1
Share this post

2021 年 第 13 根

1genperweek.substack.com

大家好,这里是每周一根,我是那个折耳根。

关于上周中文Newsletter导航中把名字写错了的纠纷,有人前来自首了!推播助栏的作者 @enzochen 同学主动替方老师背锅,说是他加上去的时候写错了。但我掐根一算,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他应该就是奔着金条去的。(此处是明侦粉籍自检点)

玩笑归玩笑,还是要真心感谢恩佐同学。同时再次推荐推播助栏,可说是中文语境下最优质的播客相关新闻信之一。

本周是 2021 年的第 13 周,从 3 月 29 日到 4 月 4 日。


本周讨论

  • 少数派上一篇文章讲到关于印象笔记的使用方法,原文评论区作者的一个回复让我有灵光一现的感觉,想和大家讨论一下。

    我已经大幅改变了「印象笔记」的使用方法,和大家探讨交流一下

    有人评论说:

    邮件为什么不在邮箱里或者邮件客户端里阅后即焚?而要转发到印象笔记里阅后即焚?

    作者回复说:

    因为我这里习惯上邮箱不是一个信息中转站。大象则是,存入大象后,下次就可以在一处批量处理这些内容,而不是一会翻邮件,一会翻网页,一会打开文件... 可以理解成一个稍后阅读的收件箱

    我一开始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就是把 Evernote 做成一个面向所有入口的 Inbox;相比于在各个地方分开处理收件箱,集中到一处理论上说效率应该更高。

    不过后来想了想,也不尽然:首先不同种类的信息可能会需要不同的处理流程;其次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一个合格的收件箱必须要有非常好的“出口”能力,就是要很好地导出到其他目的地;Evernote 则是完全反了过来,入口能力近乎无敌,而导出能力极差。从这个角度来说,想知道一个优秀的集中收集箱应该是什么样子,看看 Drafts 就可以了。

    不知道大家有这样类似的集中收件箱吗?都是如何实现的?


本周阅读

  • Airtable + Wolai:打造量身定制的价值投资系统

    这篇文章评论区里其他的争议部分不提,值得学习的是这个系统的构建思路,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即:

    • 用一个数据库收集数据

    • 设置条件,自动化筛选

    • 达到条件后推送通知

    感觉和自己的亚马逊价格监控系统一个思路,但这完全是自定义的,应用范围更广,几乎可以说互联网上任何感兴趣的讯息都可以照此办理,打造完全适合于自己的推送系统。

    另外文末引出的作者自己的另一篇文章对我在第 10 根中提到过的关于双向链接的文章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评论区更有和我前面看法类似的讨论,一位很活跃的评论者也觉得作者对 Roam 的认知是被一些唯工具论的介绍者的胡说八道误导了。后来还引来了作者进行讨论,产生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交流,很值得对照阅读。

  • How to Context Switch Like a Pro

    说 like a pro 有些夸张了,不过确实有独到之处。基本的思路还是最根本的那些,即分解任务为最小单元,结合番茄工作法劳逸结合,用间歇记录作为思维锚点,便于下次迅速重载上下文。

    这些内容都或多或少了解,比较值得学习的是他这个方法中专注于开始的这一步。作者把 如何开始 提取出来,并专门实体化成一个必须要做的步骤。

    这个步骤是需要(越详细越好地)写下来而不是仅仅在脑中想过就好的。这样的做法几乎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好的开始是完成的一半”的道理每个人都知道,“只要开始就行哪怕只做 5 分钟”也是几乎所有效率学方法论里的基础,但基本全是就这样一句口号,如此具体的实例化操作确实是第一次见。

    总的来说,确实是好方法,但仍然应该慎用。最应该做的还是尽量减少 context switching;在不得不做的时候再采取这样的方式。

  • How to Unhijack Your Mind from Your Phone | by Tristan Harris | Thrive Global | Medium

    非常棒的建议,并且是可以直接照做的。不过类似文章已经看过很多了,里面提的建议有的已经有更好的替代方法,比如 app 文件夹就可以用最新版 iOS 的 app library 来取代了。

  • The 30 Point Checklist to Accelerate Your Learning | by Chad Grills | Mission.org | Medium

    钢铁侠马斯克的故事。读起来有一种戏说的传奇感,但这个人的经历本身就足够传奇了。

    更有戏说感的是从 Timehop 上发现, 4 年前的同一天自己也在看另一篇关于马斯克的文章。


本周播客

  • 272. 豆瓣图书一星运动始末:说理,主要靠哪三点? - 梁文道·八分

    小宇宙镜像

    关于最近热传的休战翻译事件。打不过就点核弹的做法近年来已经是见惯不怪了,这里就不多说了。其他的几点想法:

    1. 整个事件中最让我感觉魔幻的是“说一本书不是本人翻译的”不是读者的权利。这就约等说你去了一家做得很差的拉面店,吃完了说,“啊这面的口感真差啊像是泡面一样呢”,结果被大厨追着要求道歉。

    2. 当然,如果你不觉得这样很魔幻的话也没关系,我坚决捍卫你有自己想法的权利,不会让你道歉。

    3. 和道长一样,我觉得整个事件最无辜的是原著和与它同名的其他书籍。感到命运的不公。


One More Thing

本周没有 One More Thing。

是真的没有,不是点不开。

1
Share this post

2021 年 第 13 根

1genperweek.substack.com
1 Comment
Enzo
Writes 推播助栏 Enrich Podcast Wave
Apr 7, 2021Liked by 那个折耳根

真凶表示名字已经改正了😂。同时说明一下“中文newsletter导航”这个项目是由方可成老师发起、我深度参与的,部分列入的newsletter由我整理。

Expand full comment
Reply
TopNewCommunity

No posts

Ready for more?

© 2023 那个折耳根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