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每周一根,我是那个折耳根。
本周是 2021 年的第 10 周,从 3月 7 日到 3 月 13 日。
本周讨论
和大家公开讨论一个可能会引战的话题。来自 Roam Master Nat Eliason 的新闻信 Medley 第 252 期里, 对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男性发出的灵魂拷问:你们为什么都不打炮了?
作者的几个观点很有意思。比如:
Women haven't really changed in their desirability, they're just less likely to get drunk and lower their standards
别怪姑娘们越来越挑,她们没有;只是被灌醉的机会越来越低而已。挺好的,特别是对我这种不喝酒的人来说。靠酒精麻痹对手算什么男人!
with men spending more time playing video games and relying on their parents, they're less attractive as potential mates. The male dating pool has gotten weaker
所以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沉迷于游戏确实是会导致泡不到妹子的。
young women have a much wider pool to choose from than young men. Why? Age.
仅从数据上说,“异性伴侣中的女性比男性年轻”还是社会上目前的总体趋势。因此就同年龄范围内来说,女性的择偶范围是要大于男性的。加上男性通常会主动邀约女性,这两个社会现实决定了女性被迫需要和一个更大基数范围的异性相处,从而让她们被迫拥有了更丰富的社交经验。就我自己的体会而言,同龄的女性朋友们为人处事的经验确实要比我们这帮傻逼糙老爷们儿更成熟。这一点上,我非常尊敬姑娘们。
上面这幅对比图非常有意思。可以看出,男人们的评价令人惊奇地竟然呈一种几乎能还原现实的正态分布,而女人们则非常专一地觉得所有男人都是猪。不知道是因为前面说的更成熟,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
总之,知道还有这么多人都没有性生活,还是挺欣慰的🌚
本周推荐
尽管在这个没有隐私的年代,好像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是杯水车薪,但即使安天命,人事还是要尽的。 这里面介绍的步骤都没有难度,任何普通用户都能做到。比如:
iOS 上检查一下所有 app 的后台刷新有没有打开,非必须的 app 关掉
检查一下一些常用服务的第三方应用授权:
Evernote
Github
QQ
微信
本周阅读
那个年代的中二游戏魂!里面提到的游戏我居然几乎全都玩过🙂
没想到这个游戏被写得这么有情怀。里面提到的游戏我竟然没有玩过🙃
不玩游戏的时候我就在研究效率工具。两篇关于 Trilium 的介绍文章:
看完觉得确实很有前途,很多地方和 Roam Research 的设计思想相同甚至更优。但最大的障碍仍然是最小处理单元,即 Notion 的双向链接实现里也遇到的问题:最小可操作的单位仍然是一篇篇笔记,而不是像 Roam 那样细化到了单元块。
这样的设计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如果需要相互链接的内容大部分情况下是完整的文章的话还好,如果需要频繁链接每一个块,那么就必须把它们全部先转化成只包含一句话的笔记页面。这样的设计在步骤繁琐和造成数据库急速膨胀以外,在设计思想上其实是反 zettelkasten 原则的。这也是为何我在很多场合下都反复提出,Roam 最大的优势并不是双链,而是将最小可操作单位细化到块的设计思想。
说到 Roam,Nat Eliason 在关心年轻人们的性生活之余也不忘本业,介绍了《How to Take Smart Notes》这本最近随着双链笔记大火的笔记方法论书,和他自己在 Roam 中实现的心得。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A Step-by-Step Guide - Nat Eliason
其中这一段:
the last step with each of your Smart Notes is to move them to where you most want to re-discover them, and to add any additional contexts you think could be relevant in the future
激发了我一个关于 Roam 的用法的问题。因为 Roam 的标签即页面的属性,上文中的 move 这个动作存在两种不同的归类笔记的做法:
像文中所说,将整理好的笔记搬到一个觉得未来会用到的页面下
不搬动笔记,仅仅通过标签来归类
个人而言更偏向于后一种做法,将一切记录都保留在他们原始生成的位置,归类和“重新发现”都由各种标签来完成。自己现在的用法就是这样,也更有一种让笔记自由“生长”的感觉。
既然提到了双链笔记最近大火,那么就一定会有人给它们降温。
我个人非常同意标题的说法,最近的这种趋势让我仿佛又看到了 GTD 当年刚被炒起来的热度。双链不是一切,培养适于自己的体系和流程要远比一种工具重要。但读完以后觉得文章给我一种作者以为自己抓到了痛处重拳出击,却打中了空气的感觉。回头重读了一遍,方才意识到作者不是打空气,而是被忽悠瘸了。
从作者的认知来看,他对 Roam 的看法是这是一个实现卢曼卡片笔记法的数字工具,甚至以为卢曼体系中所谓各种不同种类的卡片是 Roam 的设计。但其实这是本末倒置了,是人们先学习了 Zettelkasten,然后发现把这套方法应用于 Roam 上十分顺手,才使用 Roam 中提供的种种特性模拟了 Zettelkasten。他以为的 Roam 的种种针对卡片笔记法的设计,其实是 Zettelkasten 自己本身的设计。
这样看来,很可能是作者通过一些专注介绍工具的文章结识了以 Roam 为代表的双链笔记软件,但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其背后的设计思想和逻辑。评论区引发的讨论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很有意思,值得细读。
在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上得分高的人与得分中等或较低的人相比,会表现为更低的生活满足感和幸福感。 那些处于存在冲突状态,但不积极寻找人生意义的人,与那些意义期望群体的成员所表现出来的幸福感是一样的
所以真正的秘诀还是降低期望值?难怪大家性欲降低👆
One More Thing
看了一个蝙蝠侠的饭制微电影,真是精彩。票友都能做到这种水准,看来粉丝们骂华纳骂得有道理!
b 站有熟肉,虽然是野生字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