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根

Share this post

2021 年 第 12 根

1genperweek.substack.com

2021 年 第 12 根

感谢方老师

那个折耳根
Apr 1, 2021
2
3
Share this post

2021 年 第 12 根

1genperweek.substack.com

大家好,这里是每周一根,我是那个折耳根。

发现自己的新闻信突然多了好多订阅,不知道为什么。隐隐觉得肯定是被哪位大 V 在什么社交平台上随手推荐了,后来一看果然是:方可成老师在自己的即刻动态里汇总了一个中文 newsletter 的 Notion 页面,把本根也放进去了。感谢方老师!受宠若惊。和这个列表上的其他人比起来,我只能说自己何德何能,诚惶诚恐。

欢迎各位新订阅的朋友!不过名字被写错了,变成了每周一更。有朋友跟我说,这是方老师觉得你写错了给你改过来的,我不信,我觉得就是方老师这个兰芳人写错了。

哼。

完整的列表在此:中文Newsletter导航

本周是 2021 年的第 12 周,从 3 月 22 日到 3 月 28 日。


本周推荐

  • 最近 NFT 真是太热了,到哪里都逃不开讨论它的。Nat Eliason 也在他的新闻信 Medley 253 期里表达了自己对于 NFT 的看法。

    他的观点是,任何商品的价值都可以用一个类似光谱的价值谱来衡量,这个谱的一端是实用性,另一端则是标志性:一种代表身份,地位,稀缺性,或任何将拥有者和其他人区分开来的象征。一件普通白 T 恤无疑位于实用性的顶点,而一件 Kanye West 的白 T 恤则必定是位于标志性一端的。从这个角度去考虑,他觉得 NFT 是史上第一种实用性无限接近于 0,无限偏向于标志性一端的商品,除了体现拥有者的拥有之外没有任何实用性。

  • 一起来学习英中翻译的准则。

    地道中文怎么写?英中翻译要避免哪些坑?


本周阅读

  • We’re Optimizing Ourselves to Death

    阅读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只有两个字:内卷。从囚徒困境的角度,对内卷做出了精准的描述,并且指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现实:内卷几乎是无可避免,必然会发生的。

  • 折腾孩子之前,先留一点时间给你自己

    没想到李老师这样浓眉大眼的也恰饭了。不过虽然都是恰饭,至少前面的内容看得还是很有感触的。而且以往都是代入孩子的角色更多,这一次读下来,觉得已经可以分享给很多朋友们作为养成指南了,虽然我自己还是很骄傲地代入了孩子。

  • 我为什么觉得抑郁症患者,应该享有一部分残疾人的权益?| KY访谈:这些服用精神科药物的年轻人

    一篇非常沉重的文章。读完以后最大的感触是,比起立竿见影的药物,可能对身患抑郁的人来说,更重要是来自家人和朋友精神上的支持。或者,即使无法做到无条件支持,至少不要成为那只把已经在悬崖边上奋力挣扎的人推下去的手。文中两个案例对“妈妈”的描述真是看得让人触目惊心。

  •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Manage Your Inbox Is Also the Easiest

    如何对付邮件爆炸?看似简单的方法但很有道理。简单总结一下要点:

    • 不用软件定义的多收件箱,保持单一收件箱,训练自己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而不是依赖软件;

    • 不在手机上装 email app;

      作者的理由是自己即使在手机上看到了邮件也不会处理,反而加重思想负担;不如干脆删掉,反正真正处理邮件的时间也是在电脑前,并且自己一天多数时间也就是在电脑前,不会错过什么重要邮件;

      此处有些稍显绝对;我自己赞同这种思想,因为我也基本是在电脑上才会处理邮件;但实现上更偏好 Tiago Forte 提出的只处理一次方法:即针对任何邮件,只对其进行一次处理,判断标准是是否需要后续行动。读过就行的直接存档或删除;凡非此类的,直接导出为任务到任务管理软件里,并写明后续要采取的行动。也就是说,我在手机上对邮件只进行两种操作:阅读,和判断要对其进行什么行动(但不会实际采取这个行动);

      个人认为这样的方式对碎片时间的利用会更高。

    • 专门安排时间块,批量处理邮件;

      像上面说的,我没有采取同样的方式,而还是比较随性地来了就处理。一方面因为我的邮件量没有作者那么大,另外也是因为我采取的这种处理方式对专门的处理时间的需求不大。

    • 为每个时间块设定主题,这是一个很值得学习的思路;

      早上专注处理紧急和重要的邮件;对于其余邮件,甚至连上面说的判断一步的精力都节省下来,直接不处理;

      下午精力低时做整理工作,批量对其余邮件做处理。

    • 很多情况下,邮件只是一个通知的手段;需要将其转化为后续的行动。其实就是和我上面的操作类似,对于此类邮件,直接导出为任务。

    基本指导方针上,我与作者的思想雷同;具体实现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作者划分出专门的时间块统一处理,我则是把步骤分解,利用碎片化时间处理。


本周播客

本周分享两期“听完没有什么想要说的”的节目。

  • 266. 我们该怎样和导盲犬相处? - 梁文道·八分

    小宇宙镜像

    我不知道如何评论。只希望让更多人听到,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想到。

  • #155 网红建筑?公共空间?当杭州有了一座城市客厅 - 声东击西

    小宇宙镜像

    杭州真是太美好了,想去这里生活。和上面的不知道不同,听这样的节目则是完全没有什么想要参与讨论的欲望,就想跟着她们的叙述安静地听,希望这样能靠想象让自己身临其境,体会她们所能体会到的美好。


One More Thing

希望疫情尽快过去,让想见的人们相见。

See You Again - song by Carrie Underwood @Spotify | @网易云音乐

3
Share this post

2021 年 第 12 根

1genperweek.substack.com
3 Comments
Enzo
Writes 推播助栏 Enrich Podcast Wave
Apr 2, 2021Liked by 那个折耳根

其实是我加上去的😂

Expand full comment
Reply
2 replies by 那个折耳根 and others
2 more comments…
TopNewCommunity

No posts

Ready for more?

© 2023 那个折耳根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writing